
瓷砖铺贴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品牌瓷砖胶太贵了,掺点水泥能省一半钱!"装修老师傅老周最近就在工地上遇到较真业主,当场做了组对比实验,结果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实验当天,老周准备了两种材料:左边是纯瓷砖胶按标准加水搅拌,右边是某工人推荐的"省钱配方"——每袋瓷砖胶掺入半袋水泥。当两组材料抹上墙面后,掺水泥的明显更稀薄,批刮时不断往下淌浆。老周把同款瓷砖分别贴在两块基面上,三天后带着验收锤来到现场。
纯瓷砖胶铺贴的墙面,敲击声清脆均匀,瓷砖边缘用螺丝刀撬动纹丝不动。而掺水泥的那面墙,刚敲两下就传出"咚咚"的空鼓声,一块600x1200mm的大砖轻轻一撬就整块脱落,背后的粘结层呈粉化状态,手指稍用力就能抠出碎渣。
"这就是破坏材料性能的后果。"老周捏着脱落的粘结层解释,"瓷砖胶本身是水泥基材料,再掺普通水泥就像往盐里加盐——看似分量多了,实际破坏了原有配比。"正规瓷砖胶里含有级配石英砂、可再分散乳胶粉等十余种添加剂,这些成分与水泥的比例经过精密计算。擅自加水泥会导致粘结剂刚性过强,失去柔韧性,在热胀冷缩时极易开裂。
现场有工人提出疑问:"以前用水泥砂浆贴砖几十年都没事,怎么现在用瓷砖胶反而讲究这么多?"老周从工具包里掏出两块砖对比:传统水泥砂浆贴的瓷砖,背后粘结层布满蜂窝状气孔;而标准施工的瓷砖胶呈现均匀的锯齿状刮痕。"瓷砖越做越大,吸水率越来越低,现在用800x800mm的砖还敢掺水泥,不出两年准空鼓。"
对于真想省成本的业主,老周给出三个实用建议:首先处理基层比选材料更重要,凹凸超过3mm的墙面必须找平;其次搅拌瓷砖胶宁干勿稀,水粉比例误差不能超过5%;最后采用薄贴法施工,粘结层厚度控制在36mm最经济。他还特别提醒,搅拌好的品牌瓷砖胶务必在2小时内用完,发现结块必须丢弃重拌。
看着实验墙面上参差不齐的脱落痕迹,原本坚持要掺水泥的业主默默收起了计算器。装修行当里,有些"省成本"的捷径走着走着就成了弯路。真正懂行的老师傅都明白:在隐蔽工程上省下的每一分钱,未来都可能变成墙面上刺眼的修补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