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陶瓷

陶瓷企业和瓷砖产品的利润空间

市场与营销 发表于 2017-2-7 10:00:59 浏览 ( )
众所周知,2016年与2015年一样,环保风暴在山东淄博、四川夹江、福建晋江、江西高安各个产区刮起,仅佛山,因为环保问题便关闭了几十家陶瓷企业,整个佛山关闭了一千多家其他企业。

这些年,所谓的瓷砖产品“暴利”,早已在方方面面的影响下,被流失殆尽,变成薄利,寡利。

除了环保整治使得瓷砖产品“利润流失”外,近年来瓷砖前端生产成本的剧增,也加速了瓷砖产品的“利润流失”。比如,煤炭上涨30%,物流运输成本上涨近40%,连瓷砖最后的包装环节,纸箱价格上涨的涨幅都离谱得接近70%。由此可见,2016年,瓷砖产品利润被生产成本进一步“瓜分”。

除此以外,生产端的用工成本,也在逐年剧增。90后择业观念的改变,以及中部省市地区工业发展对“外流人力”的截流,导致陶瓷厂用工慌也越来越严重。

在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若实现自动化改造,实现智能生产,规避人力荒,成为陶瓷企业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但在实现“智造”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又陷入矛盾。一方面,用工荒及大环境下供给侧改革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作为瓷砖产品的生产厂家,必须由过去的粗放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型;而另一方面,要实现“智造”,对于厂家而言,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又极其惊人。

所以,在种种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中,陶瓷行业早已从过去的“泥巴变黄金”,被价格竞争的恶性竞争下,进入了当下“用泥巴变成黄金白银价格后,回报比卖泥巴还低”的时代窘境。

除了生产前端对瓷砖产品的利润进行瓜分,在销售中端、终端,一些新变化,也同样正开始在瓷砖产品利润上“吸血”。

众所周知,一片砖从出厂价到消费者手里,装饰公司、人工、房租、物业等环节费用,使得瓷砖价格增加了好多倍,但是商家赚到的只有区区十几个点,加上库存的破损及淘汰产品,有的商家甚至出现亏损。

这是因为,中间的各路诸侯和“吸血虫”蚕食了很多的利润,并层层加价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这种市场常态非常不正常。在国外很少看到、更没有所谓的高额回扣或返点。

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业态”,能不能得到有效优化,去除这些中间成本,使得瓷砖利润恢复正常?

这就关呼渠道商的价值观问题。

比如设计师。设计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设计”上,他们应该赚的是自己的设计风格、理念及艺术增值带来的价值。比如装修工,他们赚的应该是自己把砖铺好把活干好的工匠精神的回报。比如,装修公司应该赚的是对用户施工现场管理及预算管控的管理佣金。

在瓷砖营销环境中间“成本”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只有渠道商回归自己本位的价值空间,瓷砖产品消费市场才会趋于良性循环,“暴利”印象才会大白人心。

在这种背景下,瓷砖产品层层营销环节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陶瓷产品消费暴利区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规避此消彼长的瓷砖中间营销环节,使得瓷砖产品能更加轻松、便捷、合理的到消费者手中。

我认为,家装公司和材料供应商应该合作共赢,建立联盟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和建筑商合作,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同时,无论是传统的家装公司或者互联网家装公司,都应该站在解决用户痛点、需求的角度来发展自己。

因为,未来谁拥有用户、谁能为用户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谁就能赢得市场、赢得口碑,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份额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瓷砖产品供货商、未来的竞争除质量花色外,更多的是企业综合实力及品牌的柔性竞争(企业规范运营、负债率、用工环境、服务意识、设计水平、福利待遇等)。

从近两年,尤其今年销售增长的陶瓷企业来看,大部分都是品牌企业上涨,所以2017年是陶瓷企业的品牌元年,谁在品牌方面的投入及意识强烈,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明年,比行业洗牌更严重的是“行业重构”及向大家居方向发展。经销商向服务商发展。结合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80、90代消费人群及企业中坚力量登场、陶瓷行业的变革速度会更快,陶瓷行业真正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时代已经到来。

微信关注

Copyright © 市场与营销 marketing-china.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