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整个陶瓷瓷砖品牌市场销量下降,瓷砖经销商都存在库存压力。瓷砖市场的传统淡季来临,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而金融监管以及房地产调控正在不断加码,市场对瓷砖需求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瓷砖价格会不会下跌?与此同时,江西、四川、福建、广东等产区瓷砖价格都分别出现10%以上的下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市场发展越来越快,经销商只有不断选择更有力的新品,才能够保证自己在市场上的份额和对中下游客户的发言权。
近几年,受涨价和环保的影响,厂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从拼价格到拼展厅、拼终端,微利之下,厂家、经销商的营运成本都在快速增加。面对当前淡季严峻的环境,挺过了涨价潮的经销商该如何经营?很多人都明白,渠道型经销商已经面临淘汰,而智力型经销商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在这个行业拐点的重要时刻,下半年厂商一体化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双方都需要重新定位,厂家想要突破现状,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着力去培养忠诚度较高的经销商客户。
经销商现在更明白,厂家永远是厂家,你要选择的是可以稳定供货的品牌。厂商之间永远的利益一定会大于永远的感情。市场销售方面,经销商必须选择一个具有稳定周期的瓷砖品牌,只有生命力够长,才能够保证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销量的增长。选择厂家的时候,一定要从新品本身的定位和企业所拥有的研发实力评估,再做决定,切不可盲目的跟风,因为决定这款瓷砖产品生命周期的是市场的需求和产品技术含量。
判断瓷砖市场形势的好坏,一般都是看瓷砖产量是否会供不应求。自二胎政策放开后,国内建材市场的需求似乎问题不大。从年初开始,环保限产、停产,改用天然气、统一天然制粉等新闻不绝于耳,但从实际效果看,执法程度宽松不一。比如某产区红头文件已明文规定有多少家陶企必须停产,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发现,实际中停产的陶企寥寥无几。
大部分限、停产的时间较为短暂,加上新上生产线的产量,粗略估计2017年的瓷砖实际产量应该也就略低于2016年100亿平米左右。
宏观来看,国内外压力不减,对下半年的预期多是悲观。一方面,随着美联储缩表,央行开始被动缩表,利率呈现抬升趋势,将会对资产价格形成明显压制。另一方面,上半年房地产调控进一步趋严,目前大宗商品也开始了一波力度较大的回调。
瓷砖需求明显下滑,价格已出现松动,在瓷砖生产成本方面,市场各类原材料资源紧缺、短缺的局面已完全缓解,但在仍有利可图的背景下,瓷砖成本支撑价格的力度会非常有限,多数瓷砖产区市场销售成交情况较为清淡,能维持产销平衡的厂家少之又少。此时,瓷砖价格一旦出现下跌,经销商的心态也会随着出现变化。有些经销商就表示,宁可生意不做,也不做库存去接厂家的盘。
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企业,新品生长周期被拔苗助长,越来越短。很多品类还来不及铺开和沉淀,就被一拥而上的山寨版推上了死亡的边缘。这大大的增加了企业新品培养的困难,也增加了经销商新品代理的风险。
降低成本,或将是企业未来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当前行业内创新、产业升级尚没有大趋势的前提下,陶企如何立足自身优势,避开短板,通过高效资源整合,并透过成本良性下降,赢得竞争利润,从而为下半年的发展创造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紧迫。
从原材料得天独厚的渠道、研发工艺胜天半子的专利、生产效率品质的稳定、运输配送的便利、售后服务周全等等方面,都需要全面兼顾,不断地完善和强化,才能使企业在成本领先战略方面赢的先机。这些不是无奈之举,而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