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马云3000亿物流布局后解析

市场与营销 发表于 2016-11-2 9:38:24 浏览 ( )
对于阿里来说,自1999年以来,经历了近十年的积累,网购消费者和交易量呈指数型增长。消费者在对网购依赖性增强的同时,对于商品的低价需求逐渐减弱,转而更关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物流效率等更高级别的需求

对于阿里来说,自1999年以来,经历了近十年的积累,网购消费者和交易量呈指数型增长。消费者在对网购依赖性增强的同时,对于商品的低价需求逐渐减弱,转而更关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物流效率等更高级别的需求。也就在这时,阿里顺应潮流的在2008年左右推出天猫商城,主打高端商家的直营销售平台,相对于淘宝的C2C模式,保证及增强了卖家的品质和信用,同时京东商城以及唯品会等品牌电商也迅速崛起,标志着中国的迎来了电商的新阶段——B2C。

在淘宝巨量顾客流的导入之下,天猫在B2C业务的市场份额在建立之后很快便遥遥领先,但由于其本质仍为开放平台化电商,所以其平台上商家的销售属于自负盈亏,快递物流成本需自己承担,所以在创立之初,天猫平台的卖家仍旧自主选用第三方快递配送。对于自身质量、服务及口碑相对在意的,会使用成本较高的EMS或顺丰快递,而更在意价格及成本的,则依然与淘宝C2C商家同样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第三方加盟制快递。这样,整体上天猫商城的物流服务还是处于良莠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形象及口碑。

内外受迫,物流系统升级时不我待

然而,在网购消费者眼中,代表着更高端更有品牌信用的B2C天猫商城,为了与零散的C2C平台相区别,理应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以及更加快速、高端的物流快递服务。而原来的第三方加盟制快递商(如申通、圆通)无论在效率和服务质量上都离B2C的需求相去甚远,同时第三方非加盟制快递商(如EMS、顺丰等)则成本高昂。

就在同一时期,其他B2C电商(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也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通过外部竞争给予天猫压力。这些电商相比于天猫商城,大部分选择自己建造自有的物流体系,从而提供时效性更强,体验度更优的,物流运输服务。这样在物流体系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原本属于天猫商城的消费者,为了更快更优质的物流体验,纷纷选择在自建物流的电商网站上购物,尤其是在选购需要更精心运输的高价值、大体积商品时更是如此。

目前,在我国家电网购市场,京东已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种悬殊差距与天猫和京东在整体网络零售额的差距不成比例,这也是为何阿里选择巨资入股苏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从那时起,物流不畅成为了阿里心中的一块心病。由此看来,虽然天猫(或者说阿里)的物流网络自建工程需要耗费巨资,以及花费漫长的时间。但它亦成为了阿里巴巴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天猫商城必须将物流服务体系升级提上日程。

 “菜鸟网络”打响物流反击战,网络化平台化数据化思维构建物流新体系

在自身已有如此巨大的销售体量的同时,天猫想再从头搭建与其规模配套的全自建物流是非常困难的,时间花费也很巨大。所以我们认为,阿里启动菜鸟网络计划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以而为之。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菜鸟初创时表示“完全不运营物流,只提供网络数据服务,近年来拿地、建仓的动作非常频繁、管理层数次调整、这也从侧面说明其准备并非非常充分,整个团队对于战略思想具体定位也并未明确。

无论如何,天生自带“平台电商”基因的阿里,开始发力物流,推出了一套仍然延续他们一贯“平台化、网络化”思维的物流体系,这便是如今知名的“菜鸟网络”。马云曾表示计划要在5到8年内,建造一个全国性的超级物流网。这个网络能在24小时内将货物运抵国内任何地区,能支撑日均300亿元(年度约合10万亿元)的巨量网络零售额。

“菜鸟联盟”成立:天网+地网,大数据推动物流效率升级

电商、快递协力,菜鸟联盟大平台运作

在“菜鸟物流”这一体系中,阿里仍然保持他们“大平台”,或称之为“大联盟”的风格,将电商物流每个环节中的企业都拉入其中,包括仓储、干线运输、物流地产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一点从菜鸟联盟整体的股权分配便可看出。

菜鸟网络的出资企业涉及电商、快递、金融多领域,包括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物流、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9家企业。其中,天猫出资21.5亿元,占股43%;银泰集团投16亿元,占股32%;富春集团投5亿元,占股10%;复星集团投5亿元,占股10%;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各出资5000万元,各占股1%。

按照持股比例,在成立之初“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马云担任董事长,沈国军(银泰集团董事长)担任CEO,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国标任监事,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汪群斌、银泰集团副总裁韩学高、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童文红、天猫总裁张勇等人任职董事。(目前菜鸟网络的管理层有变动,董事长为张勇、CEO为童文红)

以上股权结构一直保持至今年。直至2016年初,菜鸟完成了其自成立以来的第一轮融资,引进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控股(Temasek),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和春华资本。本轮融资额超百亿元,由此计算的公司估值约500亿人民币。相应地,之前创始股东的资本将逐渐被稀释。

微信关注

Copyright © 市场与营销 marketing-china.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