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让电视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很多人已经忘了小时候看电视的乐趣,而对我来说,电视已经变成偶尔出差在酒店才会想到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仍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情怀点的说法就是,电视可能是除了餐桌外唯一一个能把一家人聚在一起的物件。
谈到电视就不得不提娱乐节目,这是当前很多年轻人打开电视的一个动力,抱着薯片坐在沙发上捧腹大笑的场景别说你没见过。而当娱乐节目成为电视的主流时,娱乐营销便成为品牌战争的一大重要营销手段。以前你可能只会看到主持人念出某个日化或者牛奶品牌的名字,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也出现在电视荧屏当中。
娱乐营销的红利逐渐显现
OPPO和vivo自不用我多说,冠名电视节目、找代言人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这一点从“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几乎传遍大街小巷便可知一二。而随着这两家品牌多年的娱乐营销投入开始迸发出惊人的后劲,其他的手机厂商也意识到娱乐营销的重要性,于是华为、金立这样传统的大厂也开始玩起了电视冠名和明星效应。
号称砸下10亿决定在2016年重建品牌的金立,没有给大家留下吐槽的把柄:先是签约影视巨星冯小刚和余文乐作为代言人,之后更是接连冠名了一大堆热门综艺节目,像《真声音》、《跨界歌王》、《我们战斗吧》和《笑傲江湖》等,别说你没看过。与金立比起来,华为要“冷静”一些,nova手机邀请张艺兴和关晓彤代言,而浙江卫视的歌唱类节目《声音的战争》是华为手机冠名之路的第一步。此外上个月还有传言称小米将以1.4亿冠名《奇葩说》,真可谓互联网属性难改,连节目冠名也要从网络节目开始。
随随便便冠名费就上亿,手机厂商真的有那么多钱吗?说真的,像华为和小米这样的大厂(2015年全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达1291亿元,小米营收为780亿元),一年花个几亿十亿的根本没什么感觉,重要的是:这钱花的值啊!
娱乐营销的价值所在
洗脑式记忆法
重复是记忆最基础的方式,当某一个事物不断在你眼前和耳边出现,便会潜移默化地在你记忆深处占据一个位置,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时候的咿呀学语。同样的,当经常追的娱乐节目里,主持人每逢开场便高喊“欢迎大家收看由XXX冠名播出的XXX”时,你除了会记住这个节目名字外,冠名商名字也会在你脑中根深蒂固。
一旦某个娱乐节目开始火爆,甚至达到现象级的程度,冠名商便会被顺理成章地与节目捆绑成一对标签。比如,看到《快乐大本营》会想到vivo手机,看到《我是歌手》会想到立白洗衣液。至此,厂商的知名度便实现了和节目共同的“成长”。
话题无处不在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小米,小米却活的好好的?为什么小米在线上开个发布会都能引发强烈围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米自带话题性。从2011年到今年,作为互联网智能机的元老级品牌,小米在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是好还是坏,聊起小米来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娱乐节目也一样,明星和节目本身都具备很强的话题属性,再加上某某圈习以为常的炒作作风,随便一条新闻便可能让冠名商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比如,XXX狂砸10亿冠名XXX节目,类似这样的事件足以引来无数的吃瓜群众。可以说,手机厂商冠名娱乐节目后,在话题和事件的扩散传播上根本不用愁门路。
对标品牌形象
请代言人在手机圈并不鲜见,OPPO、vivo不用多说,小米今年为红米手机请来三位代言人,这次的小米Note 2甚至把梁朝伟都搬了过来。坦白讲,小米请梁朝伟代言是一步好棋,不说别的,光是品牌调性便无形中拔高了不少。而在国内的手机厂商中,华为也是深谙此招的一员。